——便捷性。戶外廣告一天24小時從不間斷地負載**,受眾不可能像對待錄像那樣快進、跳躍,也不可能像對待電視那樣把它關掉,或者像對待書報那樣置之一旁。
——到達率。按同樣的金額計算,在同一城市針對同一目標受眾時,與點播廣告(76.5%)、廣播廣告(72.3)、報紙(72.2%)相比,戶外廣告的到達率為86.4%,受眾絕大多數(shù)年輕、有文化、富裕而且有車。對全國性廣告主來說,也是很有誘惑力的一個目標。
——頻次。在毛評點100的節(jié)目所到達的觀眾中,10個有9個在30天時間內平均每人會看到29次戶外廣告。
——地理靈活性。戶外廣告主可以在全北美洲9000多個市場任選投放范圍和位置。
——人口靈活性??梢詡戎赜诎慈丝诜植继攸c投放信息,如年輕人經常光顧、來往的地區(qū)、高收入人群經常光顧來往的地區(qū)或某個民族聚居的地區(qū)。隨著電腦的產生,戶外廣告受眾的特點選取(年齡、性別、收入以及生活方式等)已可深入到街區(qū)這個層次。
——成本。在所有主流廣告媒介中,戶外廣告的單位暴露成本*。當然,市場的大小不同、密度不同,收費標準也不同,但毛評點體系使廣告主能夠對各個市場的成本進行對比。
——沖擊力。由于戶外廣告可以迅速地建立起毛評點,因此,對那些發(fā)布簡單、短小和命令式**的廣告主來說,它不失為一種理想的媒介。
——創(chuàng)意靈活性。戶外廣告展示面巨大,百看板則具備燈光、動畫和艷麗色彩等特點,光纖、大屏幕和背后照明陳列技術又給廣告人提供了更廣闊的創(chuàng)意空間。
——位置。戶外廣告可以按人們活動的類型瞄準消費者,到達購物途中的顧客、上班途中的工商人士或趕赴機場的旅客,在他們作出購買決策之前對他們施加影響。